产品分类
 自动控制
 节能设备  
 制浆设备
 浆料净化
 搅拌器
 化工设备
 污水处理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刘经理 
  • 手机:13792663801
  • 电话:0536-4327368
  • 传真:0536-4327368
  • 地 址:山东安丘经济开发区

                 节能设备与管道布置

 直埋蒸汽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直埋蒸汽管道的管路附件距交叉部位的水平净距宜大于3m
  3.1.4 直埋蒸汽管道的最小覆盖深度应符合表3.1.4的规定。当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管道进行保护。

  


  3.2 敷设方式
  3.2.1 直埋蒸汽管道宜敷设在各类地下管道的最上部。
  3.2.2 直埋蒸汽管道的工作管,必须采用有补偿的敷设方式。
  3.2.3 直埋蒸汽管道敷设的坡度不宜小于0.2%
  3.2.4 除渣器筒体两个固定支座之间的直埋蒸汽管道,不宜有折角。
  3.2.5 管道由地下转至地上时,外护管必须一同引出地面,其外护管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并应设防水帽和采取隔热措施。
  3.2.6 直埋蒸汽管道与地沟敷设的管道连接时,应采取防止地沟向直埋蒸汽管道保温层渗水的措施。
  3.2.7 当地基软硬不一致时,应对地基作过渡处理。
  3.2.8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必须作浮力计算。当不能保证直埋蒸汽管道稳定时,应增加埋设深度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2.9 直埋蒸汽管道穿越河底时,管道应敷设在河床的硬质土层上或作地基处理。覆土深度应根据浮力、水流冲刷情况和管道稳定条件确定。

  3.3 管路附件及设施
  3.3.1 阀门的选择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埋蒸汽管道使用的阀门宜选用焊接连接,且无盘根的截止阀或闸阀,若选用蝶阀时,应选用偏心硬质密封蝶阀;
  2 所选冷凝水回收阀门公称压力应比管道设计压力高一个等级;
  3 阀门必须进行保温,其外表面温度不得大于60℃,并应做好防水和防腐处理。
  4 井室内阀门与管道连接处的管道保温端部应采取防水密封措施。
  3.3.2 直埋蒸汽管道必须设置排潮管。
  3.3.3 排潮管应设置于外护管位移较小处。其出口可引入专用井室内,井室内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排潮管公称直径宜按表3.3.3选取。

工作管公称直径

排潮管公称直径

≤200

30

250400

40

400

50

3.3.3 排潮管公称直径(mm)

  3.3.4 排潮管如引出地面,开口应下弯,且弯顶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25mm,并应采取防倒灌措施。排潮管宜设置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且应有明显的标志。排潮管的地下部分应采取保温和防腐措施。
  3.3.5 疏水装置应设置在工作管与外护管相对位移较小处。除渣器从工作管引出疏水管处应设置疏水集水罐,疏水集水罐罐体直径按工作管的管径确定,当工作管公称直径小于DN100时,罐体直径应与工作管相同;当工作管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DN100时,罐体直径不应小于工作管直径的1/2,且不应小于100mm
  3.3.6 检查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水位高于井室底面或井室附近有地下供、排水设施时,井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应采取防水措施;
  2 管道穿越井壁处应采取密封措施,并应考虑管道的热位移对密封的影响,密封处不得渗漏;
  3 井室应对角布置两个人孔,阀门宜设远程操作机构,井室深度大于4m时,宜设计为双层井室,两层人孔宜错开布置,远程操作机构应布置在上层井室内。
  4 疏水井室宜采用主副井布置方式,关断阀和疏水口应分别设置在两个井室内。
  3.3.7 固定支座的选取和推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补偿器和三通处应设置固定支座,高浓除渣器阀门和疏水装置处宜设置固定支座;
  2 采用钢质外护管的直埋蒸汽管道,宜采用内固定支座。
  3 内固定支座应采取隔热措施,且其外护管表面温度应小于或等于60℃;
  4 直埋蒸汽管道对固定墩的作用力应包括工作管道的作用力和外护管的作用力;
  5 固定墩两侧作用力的合成及其稳定性验算和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的规定。

  3.4 管件及管道连接
  3.4.1 直埋蒸汽管道的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作管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质对焊无缝管件》GB 12459或《钢板制对焊管件》GB/T 13401的规定。
  2 直埋蒸汽管道的管件应在工厂预制,管件的防腐、保温应符合设计要求。
  3.4.2 直埋蒸汽管道、管件及管路附件之间的连接,除疏水器和特殊阀门外均应采用焊接,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的密封宜采用耐高温金属垫片。
  3.4.3 采用工作管弯头做热补偿时,重质除渣器弯头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5倍的工作管公称直径。管道位移段应加大外护管的尺寸,并应采用软质保温材料。
  3.4.4 直埋蒸汽管道变径时,工作管宜采用底平的偏心异径管。

  4 工作管道强度计算及应力验算
  4.0.1 直埋蒸汽管道设计时,应对工作管道进行强度计算及应力验算。
  4.0.2 工作管进行强度计算及应力验算时,供热介质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的设计压力和温度值,应取锅炉出口、汽轮机抽(排)汽口或减温减压装置出口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最高工作温度;
  2 安装温度值应取安装期内当地环境的最低温度。
  4.0.3 工作管钢材的许用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应取4项计算结果的最小值:
    

  式中σ——工作管钢材的许用应力(MPa);
   σ ——钢材在20℃时的抗拉强度最小值(MPa);
   σ ——钢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屈服极限最小值(MPa);
   σ (0.2%)——钢材在设计温度下残余变形为0.2%时的屈服极限最小值(MPa);
  σt——钢材在设计温度105h的持久强度平均值(MPa)。
   4.0.4 高浓除渣器工作管道补偿值计算及应力验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GJ 6的规定。

上一篇:热泵供汽系统与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下一篇:热泵供汽系统的保温层

 

 

 

 



/a1